[三分鐘導讀] 大數據玩行銷 big data marketing by 陳傑豪

summary:
簡單易懂有熱情的圖像工具書,把mindset 拉到問對問題,然後利用數據來找到真正的癥結點,作者提到三大元素:
  1. 心法:以簡馭繁的思考
  2. 作法:精實(lean)的執行精神
  3. 態度:「利他無我」的原則 -建立品牌與顧客的信任程度



我常跟團隊說要了解報表背後的意涵才是最重要的
否則公司這麼多KPI(關鍵績效指標)都不關鍵了
而且基於你部門觀點和整體企業的關聯性
但要了解什麼才是關鍵,真的就是要靠真功夫與經驗(觀察、失敗檢討、傾聽客戶)

唯有真正認清問題最核心的關鍵,才能有效率的建構企業數據搜集的邏輯與方向
大數據協助你監測、學習與修正並且預測人的需求、人的行為
自動化方程式“if-then-else" 幫助你專心做決策

我喜歡書中提到的「落後數據 vs. 預測數據」

   過去看數據的方法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現在看數據的方法
        年資(tenure)             -->       未來存活的機率(survival probability)
  最後購買日期(recency)     -->       下次購買時間(next purchase time)
  購買頻率(frequency)        -->       購買間隔(purchasing interval)
  購買金額(monetary)         -->       顧客終身價值(customer lifetime value)

也就是從滿足顧客需求(need),到預知顧客渴望(want)
傳統市調成本高,且時間效度低(兩個月後正確時機可能已消失)
現在從活動日誌(log)直接偵測消費者行為,可能為嶄新的方式進步

零售常在猜顧客想要什麼,以下是致命傷
1. 沒有在第一時間準確的推薦顧客適合的商品
2. 店面上架的商品不適合該區域消費者
3. 商品缺貨來不及補

pic credit: http://www.gegugu.com/2016/03/14/3155.html

Learning by doing: 
從「活躍指標activeness index」和「價值指標value index」來掌握會員興趣與行動軌跡,其餘還包含一般性別、年齡等人口統計變數分群,並在不同時期觀察、前後期對照來調整

  • 活躍指標: 顧客與銷售者之間的互動程度,例如:互動頻率、活動參與程度、偏好活動分類
  • 價值指標:顧客貢獻程度,例如:購買頻率、金額、前次購買時間

數據行銷時代:C2B 才是創新領先者,B2C 一輩子只是追隨者

Training vs. Learning

  • Training: 透過反覆訓練提身效率,把事情做快
  • Learning: 從源頭思考學習,形成學習曲線達到內化,再透過內化不斷轉化,延展出更多創新的可能性
機器可以把事快速做好,而人目標應是把事做好、做對、做優
好的行銷是哲學與科學的結合,動手做、連續做、不要害怕失敗

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[Note] IFRS vs. US GAAP (part 2)

MC script of ICAIT (上)

讓Ball & Brown來解釋十二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