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osts

Showing posts from May, 2011

[Note] IFRS vs. US GAAP (part 2)

Image
延續上一篇 part 1 , 心得筆記出自Transparency in financial reporting: a comparison between IFRS and US GAAP (作者:Ruth Ann McEwen) D. Assets 除了存貨核算之外,IFRS與US GAAP對流動資產的處理沒有顯著差別(一年內或一個經營周期內,可轉化為現金之未來經濟收益),但對非流動資產的處理存在顯著差別。 (a). Inventory Arguing: 1. 調整存貨價值時,是否允許可轉回已沖銷之價值 2. LIFO IFRS: (IAS 2) 存貨價值減損時,沒有上下限,並允許將沖銷金額再轉回利益 US GAAP : 允許使用LIFO申報稅收(此方式導致淨利最小化),目前也是美國公司最擔心的問題,因為這個方式繳的稅最少~ (b). Biology Assets IFRS: (IAS 41) 定義為有生命的植物或動物,並要以報導日之公平價值計價 US GAAP: 沒有特別確認認列規則。 (c). PP&E IFRS : (IAS 16) * 複合資產必須使用要素分析法(Components approach),分開計算折舊,並可回復減損價值。 * 沒有區分”修繕”(repair) 與”重置”(replacement),皆可予以資本化 * 要求凡成本對於資產總成本數額重大的部分,應要單獨提列折舊 * 歸為「持有以備供出售」得長期資產不計折舊,而是以帳面價值與公平價減銷售成本兩者較低者計價。 US GAAP : 複合資產可按一項資產進行資本化和提列折舊。 Note: IFRS與US GAAP在所有非金融資產的資本化與減損方面均存在實質性差別! (d). 投資型房地產 IFRS : (IAS 40) 定義為所創造出重大程度的現金流,獨立於企業所的其他資產的房地產(為出租或 資本升值而持有),可採用公平計價法或成本模型法。 US GAAP: 未定義。 (e). lease assets US GAAP : 符合下列四個條件就必須資本化 (承租人會盡量避免,見 補充 ) (1) 所有權移轉 (2)提供購買選擇權 (3)資賃期間≧資產經濟壽命的75% (4)回收資產公平價值的90% IFRS: 認為前兩個條件輕易可避免,後面兩個條件也可以利用操控貼現率來達

理想

Image
今天終於走去拜見 夏卡爾 (Marc Chagall)的畫作了!! 原本想說超現實主義(Surrealism)應該不是很好看懂 ˊˋ 但是他使用色彩與詩意的技巧使我深深被吸引~ 他愛用色塊表現情緒,以及加入動物與花朵傳達意涵 (例如下圖) 從畫作可以感覺出夏卡爾內心的浪漫與溫柔 (L) 圖片出自 http://www.art.com/ 看完畫作,心情異常的平靜,但時而加入想哭的衝動。 想起來我小時候在美術班時,天天畫畫的心情~ 但是那時大人都說:藝術是種消遣,是種理想 我完全能理解,不過我內心的浪漫主義永遠不會死的 XD 上個月去欣賞我堂妹敦化國小音樂班的成果發表, 雖然他們才國小,有些小男生身高才到我的腰際, 但是彈起李斯特、蕭邦、舒曼等高難度歌曲,並沒有遜色太多! (只是感覺他們小小的手很忙 XDD) 音樂班每天下課都要至少練習三個小時, 不過又有幾個人能成功發展為事業 ~ ~" 我猜只有她們班的第一名與歐陽那那吧~ :P 我不會輕言放棄理想的,但是人生的實現方式有很多種~ 相信自己囉 :D 註: 如果你沒有時間去故宮,或是不想人擠人 (中午比較少人喔~) 其實只要在網路輸入"Marc Chagall Gallery"就行了 :P

[三分鐘導讀] 愛情的哲學 Liebe - ein unordentliches Gefühl

Image
今日在書局撇見「愛情的哲學」這本書~ 雖然裡面格式有如教課書,充滿文字與引述期刊研究.. 但是看到作者Richard David Precht(下圖),我就有相當的動力讀下去 XD 他是德國有名的暢銷寫作家兼哲學博士(Dr. phil.) 我不認為有人可以將"愛情"解讀得很透徹 但是他是從科學及理性觀點,來分析這社會與愛情現象 此書有三大部份: 1。 Frau und Mann 女性及男性 2。 Die Liebe 愛 3。 Liebe heute 熱愛今天 也就是 1-5章的主題:生物和文化基礎的性別角色。 6-10章的主題:愛情的生物學意義 11-14章的主題:愛情在這個時代,為何浪漫的愛已變得如此重要~ 前十章的內容,除非你對基因、猴子演化、心理學理論發展有興趣或是要考試,大概翻閱即可。 我喜歡裡面談到的"愛上愛情"的章節, 作者談到 他的祖父母 在沒有什麼選擇下結婚,他們的世界也僅限於德國; 到了 父母階段 ,頌揚自由民主,可以自由選擇結婚對象與工作,而且電視節目有三台可選擇。 到了 作者年輕時代 ,大學學歷變得難找到工作,不過可以隨意旅行,甚至是東歐,而且電視頻道有十幾個~ 現在,連防曬乳效果都增加十倍,地球資源開發速度等比增加,追求極致,過一種我們"打造出來想要的人生",所以對於愛情的期待同樣是"多還要更多",「個人化」是為了自我實現,但也擔心無法實現另一半的個人想法,這一切都是既複雜又脆弱的賭局 = = 因此「回歸傳統」聲浪響起,但也產生了單身概念和無法實現的渴望... 結論用破世界的Fran T.Y. Wu: (因為我只個門外漢:P) 這場「期待」和「對期待的期待」的遊戲隨著時代變遷而變得太過複雜、又太過脆弱,人類顯然也不可能就這樣離開賭桌。德國社會學大師烏利西.貝克(Ulrich Beck)說「愛情是『宗教後的宗教』、『正統後的正統』」,其救贖的魔力令人奮不顧身、前仆後繼,此話誠然不假。在我看來,或許唯一能寄望的,就是改變我們對愛情或伴侶關係不切實際的想像,例如,很顯然我們已不太可能一生只愛一個人、只和同一個人相守到老,但我們可能也難以立刻接受過於開放的伴侶關係,那麼,以開放的心態接受「序列式一夫一妻制」和「拼組家庭」

自戀?自我?自大?

前陣子在報章上讀到一篇文章" A Generation's Vanity, Heard Through Lyrics" by John Tierney. 作者指出現在的年輕人,比起三十年前之長輩,較"個人主義"(self-centered) Dr. Nathan DeWall 和其他心理學家,從流行歌曲中分析,發現"myself, I and me" 出現次數頻繁上升,而且負面情緒(hate, dislike..)之抒發也增加了! 也就是老歌喜愛表達有"love, sweet, and about two people." 比較世界大同、充滿希望的粉紅泡泡~ 所以是我們變誠實了,還是更加自戀了呢? (Are people more narcissistic, or just freer with feelings?) 在「單身男女」電影中,女主角最後選擇了火星男(雷?) 我想可能是因為地球人太自戀了 :P 不過要做個火星人,要很大的勇氣和嘆息。